2月22日,《人民日报》第3版以“鲁班工坊着眼所在国实际,培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为国际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搭建平台”为题报道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援建的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成为东非地区人才培养与能力建设的重要基地。
鲁班工坊是天津首创并率先主导实施的中外人文交流国际品牌。目前,天津在海外建成24家鲁班工坊。天津充分利用鲁班工坊的独特优势,向世界传播鲁班工匠文化,在推进中外人文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千年前的古丝绸之路,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文明交流融合让世界文明百花园更加姹紫嫣红。自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取得了重大成就,一批令世人瞩目、展现中国基建实力的“硬核”项目落地开花。在“大基建”以“中国速度”改变共建国家面貌的同时,农业合作、教育培训、水利和卫生健康等领域的一批“小而美”民生项目亦稳步开展,改善了共建国家民众的生产生活。
鲁班工坊的入驻是我们泰国大城的骄傲。玛悠丽说,与中国的合作让大城技术学院走在相关领域新技术的前沿 鲁班工坊毕业的学生不仅操作
新时代之下,对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则有着更高的要求,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在师资培养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效?有哪些教学特色?学生就业方面有何新举措?对此,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校长郑清春接受了记者采访。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第二个金色十年的开局之年。今年以来,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大,含金量越来越高,在高质量发展中开拓出一条造福世界的发展繁荣之路,铺展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美画卷。
今日,2024年世界职教大会在津启幕。这场国际盛会缘何落户天津?在天津累累职业教育硕果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鲁班工坊——一个由天津首创并率先实践的职业教育“走出去”品牌,经过多年发展,如今的鲁班工坊已经成为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合作的闪亮名片。
开放是时代要求,合作是发展之需,推进职业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有力支撑,使命光荣、重任在肩。
“创新赋能未来,技能塑造人生”。11月20日至22日,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将在天津举行。
鲁班是中国家喻户晓的能工巧匠。如今,鲁班工坊正在帮助埃塞俄比亚培养技术创新人才。今年34岁的涂则钢来自埃塞俄比亚,曾是当地的一名职业技术教师,现正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自动化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在此期间,他还加入了埃塞俄比亚的“鲁班工坊”。
鲁班工坊是以鲁班的“大国工匠”形象为依托,与世界分享中国优秀的职业教育成果和职业文化的国际合作新模式。肯尼亚鲁班工坊是天津在非洲建立的第二家鲁班工坊,旨在为肯尼亚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急需的ICT领域高端技术人才。
9月7日,乌兹别克斯坦鲁班工坊揭牌运营,市委书记陈敏尔出席并与师生亲切交流。(相关报道见链接《乌兹别克斯坦鲁班工坊揭牌活动暨中国(天津)-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教育合作圆桌会议举行,陈敏尔出席并与师生交流》)
2月26日,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专程来到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视察,为来自中国的鲁班工坊点赞,并特意用中文向天津职业教育致谢。他说:“非常感谢中国天津职业院校的付出,做得很好。希望这样的工坊在哈萨克斯坦越多越好。”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天津缔结友好城市50周年。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策划推出融媒体节目《友城天下行》,用镜头和笔墨,为时代留影。今天,跟随记者到泰国,来看看作为天津原创并率先实践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名片——鲁班工坊给当地带来了什么变化。
日前,《光明日报》记者跟随“金砖国家职业教育联盟及对非职业教育合作会议团”走进位于埃塞俄比亚联邦职业技术培训学院的鲁班工坊,探索中埃塞职业教育合作现状。
日前,记者跟随“金砖国家职业教育联盟及对非职业教育合作会议团”走进位于埃塞俄比亚联邦职业技术培训学院的鲁班工坊,探索中埃塞职业教育合作现状。
鲁班 ,这位中国古代的杰出工匠 ,不仅在中华大地家喻户晓 ,而且在世界范围内日益为人们所熟知 。7年来 ,中共合作创办 27 所鲁班工坊 ,涵盖了自动化 、云计算 、电子信息 、动车组检修 、工业机器人 、城市热能应用等领域和专业 。鲁班工坊弘扬工匠精神 ,助力共建“一带一路”,成为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技术驿站 ,架起了中外人文交流 、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 。
3月11日,中华职业教育社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制作推出两会特别节目“迈向现代化强国的职教密码”在CETV4《职教中国》栏目播出,专访天津中华职业教育社副主任、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吕景泉教授。
3月11日,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专题报道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骨干教师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学习培训情况,为两会献礼。